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明确,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简称QFII)委托境内公司在我国从事证券买卖业务取得的差价收入,免征营业税。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境内资本市场的一大利好。
QFII是英文“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缩写,即“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一国资本市场有限制的对外开放。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外国投资者也可以到中国来炒股票了。
作为有序稳妥开放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通道,我国自2002年12月开始实行QFII制度,即允许合格境外投资机构进入中国境内证券市场,对股票、债券和基金等以人民币标价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委托在境内设立的证券公司,进行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每个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只能委托一个投资机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托管人处开立一个人民币特殊账户,进行资金管理。
据中国证监会的最新统计,截至今年11月28日,我国已批准QFII机构32家,批准外汇投资额度54.95亿美元。截至今年10月底,QFII共持有证券资产28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90%。其中,持有股票169亿元,占总资产的53%;持有基金44亿元,占总资产的14%。QFII不仅为我国贫血的证券市场带来了资金,加快了国内证券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而且带来了成熟市场的投资理念与价值观。
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孙杰评价说,近两年的实践表明,QFII制度的引入非常成功,已取得良好效果。QFII投资规范,外汇进出可控,未出现QFII投机炒作、影响汇率政策的情况。特别是今年以来,QFII对市场的投资力度一直在加大,基本处于净买入状态。从4月份开始,在国内券商、散户等纷纷“逃离”市场的时候,他们一直在买股票。QFII也积极支持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股改公司尤其得到QFII的青睐。据统计,截至目前,QFII有过半的仓位集中在股改股上。
QFII凭借自己的表现赢得了政策的青睐。近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QFII资格和额度的步伐也明显加快。11月,中国证监会批准了淡马锡富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AIG全球投资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使QFII达到32家。60亿美元的新增额度于今年早些时候提出后,恒生银行便于9月25日首先获准增加投资额度5000万美元。据统计,仅今年11月份,QFII获得的新增额度就达到8.75亿美元。
一家QFII的知情人士对记者说,此前有关方面一直没有就QFII的税收问题给出明确的规定。税收问题不明确,不仅阻碍了QFII的投资步伐,甚至影响了QFII的正常经营。不少QFII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按兵不动,持观望态度,迟迟不敢进场下单。
争议之中的QFII纳税主要分成营业税和所得税两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实际上,对QFII而言,所得税涉及的只是利得部分,而营业税占的比重更大。所以,营业税免税政策的出台,对QFII实在是个很大的利好。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朱德淼曾在2004年底许下了“2005年的10个愿望”,其中之一就是国家能明确QFII的税收待遇。如今,他的愿望终于在年内得以实现。“这会极大地鼓舞我们的投资信心。”朱德淼表示。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