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业绩持续好转 重组整合迎来最佳“窗口期”
此前忙于应对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的130多家中央企业,自今年6月份以来效益持续好转,正在迎来国资委主导的重组整合最佳“窗口期”。根据国资委此前公布的规划,到2010年,中央企业将减少到80-10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将有30—50家。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初步统计,今年前10个月,132家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达到6338亿元,其中10月份实现利润794.5亿元,同比增长151%。根据初步统计,今年1至10月份,132家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8289亿元,其中10月份当月实现营业收入11562亿元,比去年金融危机严重的10月份增长了22%。
数据显示,从环比看,央企效益也正在迅速恢复。跟央企9月份实现701.8亿的利润相比,10月份实现利润794.5亿元环比大升64.7%,远高于前几个月份的环比增速。自今年6月份以来,央企效益持续转好。6月份,央企实现利润751.9亿元,环比增长29.5%。
分析人士指出,从上述数据来看,央企运营形势已经恢复正常。与财政部日前公布的前10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数据对比,中央企业今年来的运行情况远远好于地方国企。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09年1-10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前10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8737.7亿元,同比增长0.5%,是今年以来首次同比出现正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企业的抗危机能力强于地方国企,不管是营业收入还是经营效益,前者都明显高于后者。
从营业收入数据来看,今年1-10月份,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2391.3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高于国企整体水平;而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为1.2%。从经营效益来看,1-10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0643.5亿元,同比下降10.6%,其中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7678.5亿元,同比下降7.4%,降幅低于整体水平;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965亿元,同比下降17.9%,降幅要远远高于中央企业。
一位接近国资系统的研究人士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央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好转,为国资委定下的央企重组整合大计打开了“时间窗口”。自2008年以来,包括国资委和各大中央企业都疲于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央企业重组整合的速度和力度。
不过他同时表示,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强化了国资委等有关方面对中央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昨日介绍说,目前,中央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已经达到24家。但是,这和国资委打造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目标相比,仍有比较大的距离。“任务重,时间紧。”上述人士表示,尽管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国际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资源、环境压力日益显现,但央企重组整合只能负重前行。
事实上,在早前的2009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再次强调说,下半年要加快推进央企联合重组,同时加快央企行业板块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清理亏损企业和非主业板块,进一步将优质资源向主业集中。
在10月26日长沙矿冶研究院和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后,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135户调整为132户。
央企10月份利润同比大增151%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淑和在20日举行的2009年全球CEO年会上透露,今年10月份,132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795亿元,同比增长151%。
据黄淑和介绍,今年1-10月份,132家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8289亿元,其中10月份当月实现营业收入11562亿元,同比增长了22%。从利润来看,1-10月份累计,央企实现利润共6338亿元,其中10月份实现利润795亿元,同比增长151%。
除了同比大增外, 从环比上来看,央企效益的恢复速度也十分引人注意。据记者测算,央企9月利润实现701.8亿,10月份比9月份环比上升了64.7%,远高于前几个月份的环比增速。央企效益转好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的,当月央企实现利润共751.9亿元,环比增长29.5%。
分析人士指出,从上述数据来看,央企的运营形势已经恢复正常了。与财政部日前公布的前10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也不难发现,今年以来,中央企业的运行情况远远好于地方国企。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累计,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为178737.7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2391.3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高于国企整体水平;而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则同比下降1.2%。实现利润方面,1-10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0643.5亿元,同比下降10.6%,其中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7678.5亿元,同比下降7.4%,降幅低于整体水平;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965亿元,同比下降17.9%,降幅要远远高于中央企业。
央企整合预期提速 军工板块“演习”开始
昨日(11月20日),军工板块再创新高,报收于4187.44点,11月以来涨幅累计已达16.42%,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只有10.43%.
“中投二号”筹建已进入审批
日前,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公开场合表示,旨在推进央企重组的“中投二号”筹建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审批程序。“中投二号”是业内人士对国资委正在筹备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称呼。
据了解,“中投二号”对央企的股权重组职能将更强,且重组方式更加“市场化”,或将成为资产规模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中投二号”的出生应该是和央企的重组和整合是密切相关的。它不单要帮央企实现重组整合,而且还将帮助这些企业做大做强。所以说“中投二号”正式推出,将会加快央企整合的步伐和提升重组后公司的质量。
某券商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主要是整合央企集团的,对于军工上市央企整合影响并不直接,不过肯定有促进作用。
军工板块集体发力
虽然此前军工板块始终表现疲软,进入今年11月份以来,似有苏醒后爆发态势。军工板块近期“大动干戈”,先是西飞国际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接着又是东安动力变更控股股东,然后有长安汽车联手东安动力,银河动力注入军工资产等等。
中投证券军工行业分析师真怡告诉记者,10月份以来,中航工业集团对下属公司的整合有所动作,兵器工业、兵器装备集团也有举动,后续行情仍然要看重组事件。
种种迹象表明,中航工业旗下军工板块重组预期逐渐加速,重组开始渐渐升温。受到这种加速的影响,昨日军工概念股继续集体走强,军工板块涨1.47%,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证指数却保持疲软,下跌0.37%。个股方面,洪都航空涨停,航天电器上涨5.67%,航天电子上涨4.77%,中航光电涨5.41%.
一位私募人士指出,军工板块的重组预期向来是其每年年末受追捧的主要原因,而随着国内央企大整合的推进,后市该板块仍可适度参与。
短期长期都有关注点
那么,投资者应关注哪几方面?
真怡表示,短期可关注对股价有催化剂作用的重组事件。对于长期而言则可关注两类公司:一是受益于行业变革的公司,主要有航空动力、哈飞股份、航天电子等;另外一类,是受益于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公司,主要有航空动力、哈飞股份、中兵光电、新华光等。
而招商证券坚持认为要从技术、资本壁垒和资产注入角度选择公司,首选为中国卫星、西飞国际、航空动力、哈飞股份、洪都航空。
值得关注的4只股票
航空动力:核心资产有望注入
航空动力(600893,收盘价24.74元)是中航工业旗下打造的发动机平台。据了解,今年航空动力定向增发募资20亿元拟投4个项目,主要投向发动机等相关业务,该方案在今年10月15日顺利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分析人士指出,按照中航工业旗下上市公司资产整合的计划推算,航空动力发动机业务整合应该会在公司完成上述定向增发之后尽快实施,之后,航空发动机制造的核心资产将有望注入公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联合证券对于航空动力注入相关资产后进行了假设的盈利预测,其研究报告指出,“预计航空动力2010年实现每股收益为0.52元,假设2010年沈阳黎明注入公司,航空动力完成资产注入后,每股收益将较增发前提升约58%,对应PE降为25.6倍。”“而当前股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资产注入的预期,不过,考虑到我国航空制造业及公司核心业务的乐观前景,仍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
洪都航空:未来资本运作平台
洪都航空(600316,收盘价36.51元)从事教练机、通用飞机和航空产品零部件转包生产,同时也是中航工业防务事业部旗下的上市公司。
据了解,中航工业旗下的中航防务事业部,负责航空武器装备研发、制造,主要资产包括沈飞(集团)、成飞(集团)公司、洪都航空以及多家飞机设计研究院。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洪都航空作为防务事业部惟一整机业务上市公司,存在成为防务业务重要的资本运作平台。
哈飞股份:明后年或资产注入
哈飞股份(600038,收盘价19.32元)是中航工业旗下惟一一家从事直升机制造的上市公司。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在将哈航集团、哈飞集团、中航科工的产权关系理顺后,中航直升机公司业务关系简单明晰,整合难度较小。
太平洋证券刘继伟称,中航工业采用将昌河飞机工业集团、保定螺旋桨厂、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的部分资产在2010年至2011年注入哈飞股份这种方式来实现直升机资产整体上市的可能性较大。
招商证券分析师刘荣表示,作为中航工业集团直升机公司旗下的惟一一家上市公司,哈飞股份的资产注入预期十分明确,只是具体实施方案和时机尚有不确定性。
中国卫星:公司业务积极扩张
中国卫星(600118,收盘价22.09元)是国内小卫星研制和卫星应用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向来比较稳定,但近年来出现疲软态势。据了解,公司大股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拥有适宜商业化运作的通信卫星等大卫星制造资产。
近期,中国卫星拟使用募集资金7000万元与天津电源研究所共同设立天津恒电空间电源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空间电源产品,延伸其宇航产业链,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对此,西南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在业绩高增速出现疲态的背景下,此次设立新公司,涉足上游领域,显示了公司业务扩张的积极信号。
报告认为,公司未来1至3年内,有可能再次实施对大股东的优质资产的收购工作,推进航天科技集团的整体上市进程。
央企并购重组概念股名单:
●航天军工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核科技(000777)
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公司——航天机电(600151)、航天动力(600343)、火箭股份(600879)、中国卫星(600118)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信息(600271)、航天晨光(600501)、航天电器(002025)、航天通信(600677)、航天长峰(600855)、航天科技(000901)、中兴通讯(000063行情,爱股,资金)(000063)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西飞国际(000768)、中航精机(002013)、力源液压(600765)、贵航股份(600523)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飞亚达、深南光A、深天马、*ST宇航(000738)、哈飞股份(600038)、洪都航空(600316)、东安动力(600178)、昌河股份、南方摩托
中国船舶(600150)工业集团公司——广船国际(600685)、中船股份(600072)、中国船舶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风帆股份(600482)、鑫茂科技(00083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辽通化工(000059)、新华光(600184)、北方天鸟、北方创业(600967)、晋西车轴(600495)、凌云股份(600480)、北方国际(000065)、长春一东(600148)、北方股份(600262)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长安汽车(000625)、中国嘉陵(600877)、ST天仪
●信息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沙河股份(000014)、天通股份(600330)、华东电脑(600850)、四创电子(600990)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长城电脑(000066)、长城信息(000748)、长城开发(000021)、深桑达、夏新电子、中国软件(600536)、上海贝岭(600171)、华东科技(000727)、天通股份、中电广通(600764)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上海邮通、成都电缆、南普天、东方通信(600776)、波导股份(600130)、东信和平(002017)、上海普天(600680)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卫国脉(60064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ST大唐(600198)、高鸿股份(000851)
彩虹集团公司——彩虹股份(600707)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通信(600498)
●石油石化
中国石油(601857)天然气集团公司——中油化建(600546)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600028)、、S上石化(600688)、泰山石油(000554)、S武石油(000668)、S*ST石炼、S仪化(60087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油工程(600583)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化国际(600500)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河池化工(000953)、沧州大化(600230)、ST黄海(600579)、蓝星清洗(000598)、星新材料、蓝星石化、天科股份(600378)
●电力能源
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长江电力(600900)
中国华能集团——华能国际(600011)、内蒙华电(600863)、北海港(000582)
中国大唐集团——桂冠电力(600236)、华银电力(600744)、大唐发电(601991)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华电能源(600726)、华电国际(600027)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电电力(600795)、长源电力(000966)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吉电股份(000875)、漳泽电力(000767)、九龙电力(600292)、上海电力(60002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天地科技(600582)
中国葛洲坝(600068)集团公司——葛洲坝
●汽车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汽夏利(000927)、一汽轿车(000800)、一汽四环(600742)、长春一东
东风汽车(600006)公司——东风汽车、东风科技(600081)
●机械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ST阿继(000922)
中国东方电气(600875)集团公司——东方电机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轴研科技(002046)、中工国际(002051)、鼎盛天工(600335)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时代新材(600458)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ST汇通、时代新材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铁二局(600528)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路桥建设(600263)、振华港机(600320)
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林海股份(600099)、常林股份(600710)
●钢铁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鞍钢股份(000898)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宝钢股份(600019)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钢股份(600005)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ST吉炭(000928)、中钢天源(002057)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安泰科技(000969)、金自天正(600560)
新兴铸管(000778)集团有限公司—— 新兴铸管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攀渝钛业(000515)、长城股份(000569)、攀钢钢钒(000629)
●有色
中铝公司——中国铝业(601600)、包头铝业、焦作万方(000612)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五矿发展(600058)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色股份(000758)
北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硅股(600206)
北矿冶研究总院——北矿磁材(600980)
长沙矿冶研究院——金瑞科技(600390)
●航运
中国远洋(601919)运输集团——中远航运(600428)、中远发展、中集集团(000039)
中国海运(集团)公司——中海发展(600026)、中海海盛(600896)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国航(601111)
中国东方航空(600115)集团公司——东方航空
中国南方航空(600029)集团公司——南方航空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长航油运(600087)、长航凤凰(000520)
●地产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中粮地产(000031)、S吉生化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地产(000024)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万科、东阿阿胶(000423)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ST中房(600890)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保利地产(600048)
华侨城集团公司——华侨城、深康佳A(000016)
●农业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中水渔业(000798)、中牧股份(600195)、SST中农
●旅游
中国国旅集团公司——国旅联合(600358)
中国中旅(集团)公司——中青旅(600138)